因為……所以……
參與的行踏場次不多,於挺香港返送中時遇到美月姐,她說規畫的文山行踏日期剛好不在國內,是不是能幫她代班?雖然我對新店&文山的路況一點都不熟,心想好像也沒拒絕的理由,就接下了這任務。藍心一直希望我能把「規畫及領路」經驗分享給大家。
2009年第一天的規畫,狀況一直改變,光路線繞了不下20次,帶路過程也感覺很嘔的、和情緒的……但思考邏輯不好的我,歲月又經過10年了,不能很完整的闡述很多,只能藉這次的新店文山行踏,勘察&帶路的過程有「處理」的部分說給大家參考。
美月姐用心帶我繞了路線兩圈,也特別交代規畫的想法和重點。行踏的前一天,新圖兄LINE給我說:「關於定點拉布條,在順安街、景美橋頭這地方,周六非上班日,車流量小,建議改到過橋的市場入口。」他家就在橋頭這邊,最清楚路況,所以也就同意他的建議,也請他明天跟值日志工報備一下(基本的尊重)。
既然改地點,隊伍行進的狀況就會改變(原先的規畫沒這問題)。我比較龜毛,不想「兩段式的左轉」,所以一早的先行勘查時,預備先右轉到下個路口再轉回來。當新圖兄到來,跟他確認路況時,他說可以直接上橋沒問題,也就解除了早上的構想(隨時要有臨場應變的準備)。
隊伍走到景興路左轉木柵路(世新大學)後,直接靠左直行:勘察路線的時候試走,因為是丁字路口,所以沒兩段式左轉的問題,就試著走了過去,這才發現不適合(不安全),當下確認更改要左轉靠左。隊伍快到達路口時,新圖兄提醒是否左轉靠左(他熟知當地的路況)?這也印證勘查路線時,臨場試走觀察及試走後作的判斷是重要的。
木柵路一、二段一直靠左走,到興隆路四段才右轉,因為試走後我「沒收了」美月姐對大家的貼心,靠右走不會曬到太陽(她特別交代)。當想要如何將隊伍帶到對面靠右走時,發現靠右走只能走在房屋的走廊,障礙物多不好走,且隊伍不易被看到,不然就要走馬路了(車多危險);而走左邊,除了走廊外比右邊多了人行道可走,雖然有點斜斜的不好走,但至少隊伍會被看見(觀察地形地物用點心思,才會發現問題)。
木柵路三段102巷右轉進去,再繞保儀路出來木柵路三段,根據美月姐的說法:保儀路是當地最熱鬧的街道,所以要帶大家走一下。好在她有交代,不然我就無法回答佳蓉姐的疑問了。之前獨自勘查時,剛好保儀路發生火災,所以沒能進去確認;行踏當天一早去看,發覺不符我的想法,我就擅自把它裁掉一小段(我自首)。
木新路過寶橋右轉寶中路,因為車少路寬,一小段路後人行道又在施工,一樣要走到馬路上,索性就走在馬路上(早上先繞一趟的好處,提早發現好因應)。
接近終點前的兩個路口如果要靠右走,中興路三段這路口須作兩段式左轉,我就先左轉靠左走到北新路口,右轉靠右直走抵達終點,這樣處理就很順了。
分享時藍心的問題:「為什麼規畫路線及領路要避免兩段式左轉?」我個人的想法是:觀感問題、跟隊伍的安全與行進的流暢度,當然兩段式左轉可以省掉很多麻煩,也使規畫路線簡單快速。這在台北市應該沒有這問題,因為走人行道就可以靠左走,比較不需要去做兩段式的左轉;下一個路口要左轉,這個路口就走左邊,以此類推就會很順。
當把一次行踏規畫好、又能盡可能發現問題、及時解決問題,你會有成就感的喜悅喔!鼓勵大家來體驗規畫路線的樂趣,大家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