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電燈到台北101──台灣現代化的省思
人民作主志工六月十日九點,在西門捷運站一號出口集合,這地點就是一百多年前,台北城西門外台灣第一個使用電燈照明的地方,是清代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1888年所設置的。一號出口旁有他的銅像,史學界對他的評價很高。北市有許多以他來命名,如銘傳大學、小學,市府大樓市長辦公的那層樓叫銘傳廳。
電燈是1879年美國人愛迪生發明的,不到十年就傳到台灣,韓國也只比台灣早一年使用,電燈的使用是現代化的重要指標,人類可以克服自然的限制。台灣的現代化和西方的殖民有關,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國家帶入東方。劉銘傳在上海看到英國戈登將軍的長槍隊,擊敗太平天國軍隊印象深刻,在他出任台灣巡撫後,大力推行現代化,如電燈、鐵路、電報、船運等,不過,劉銘傳的現代化只限於局部的硬體建設,後來因土地丈量失敗,離開台灣。
隔著中華路對面的台北城,是清末所建的帝國最後一個城,蓋好後不到二十年就被另一個殖民者日本拆了。日本在1688年明治維新27年後,於1895、1905年分別打敗清帝國及俄羅斯兩個大國,今日台北城內〈博愛特區〉還留有許多日本時期現代化的遺跡。建築──總統府、台銀、司法院、台大醫院、台博館〈歷史樣式建築,屬於19世紀西方最流行的建築形式〉;街道──榮町〈衡陽路〉、京町〈博愛路〉,模仿西方的街道,是台灣最早有斑馬線的地方。此外,中山南路,愛國西路〈三線路〉模仿歐洲的林蔭大道。還有菊元百貨公司,是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。〈博愛路衡陽路口〉,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,台灣第一個野球場,廣播電台、博物館,台灣籃球及排球發源地。比較清代與日本時期的現代化,就知道為何甲午之戰,小日本會打敗清帝國。
現代化的核心不是物質建設,而是人民的素質與權利等精神層面,人權、自由、民主、自決等普世價值。百年來的台灣歷史就是反殖民、反壓迫、爭自由,爭民主的血淚抗爭史。殖民者絕對不會輕易的把屬於人民權利,輕易的從他手中交給人民,過去如此,今日也不例外。今日屬於人民的公投權力、制憲修憲、建立自己國家的權利,到現在仍是遙不可及。與其責怪統治者,不如國家主人的人民,好好反省檢討自己,有沒有做好當主人的條件。
十號行踏的最後休息處是台北101大樓前廣場,我稱此大樓為台北城市發展的墓碑,台北城市的發展到此為止,為何在一個小島國要蓋一個摩天大樓?希望台灣在文化或創意創新,人民的人文素養、公民條件等是世界一流水準,更希望被殖民將近400年的台灣人,在21世紀,不再卑躬曲膝趴在地面來看事物,是用101高樓的高度來看台灣、看世界。如同齊柏林先生用空拍的角度來看台灣,會有不同的面向思考與想像。對於台灣今後所面臨的問題,會有同往昔不一樣的見解,數百年來台灣人最大的問題,就是不了解自己,也不了解世界,所以直到現在,仍無法脫困。
統治者不會幫人民點燃心中那盞明燈,人民要自己點燃心中那盞明燈,照耀自己,照亮這塊黑暗的土地,照入統治者黑暗的心內。如同19世紀帝國主義進入台灣,西方傳教士如同一盞明燈,進入台灣最偏遠,最弱勢的地方,奉獻傳福音一輩子,留下許多讓人懷念的人物與事蹟。權力不會從天上掉下來,只有像傳教士一樣,點燃許多台灣人心中被殖民已久,被奴役的黑暗心靈,讓台灣同胞知道當主人的職責與可貴,台灣才有可能脫離困境,這是一個既艱鉅又浩大的人性改造、重建工程,或許你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成果,惟盼人民作主志工們要更認真,公投補正尚未成功,我們行踏更需努力!
註:六月十日為學習馬偕旅行佈道精神行踏第二場──艋舺至錫口,第三場是七月八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