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我們渺小,但是堅持

  • 釋悟泓
  • 1994年9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「苦行」進入第五天,我們從土城開始,經過頂埔、三峽;中午在祖師廟附近休息、檢討,再出發。下午走過柑園、山桂、樹林,最後在樹林火車站前結束今天的行程。

在隊伍解散前,有一段小小的心得分享。從蘆洲來的蔡秀慧第一個舉手,說她今天早上下課後,為了趕上苦行隊伍,從臺北搭計程車一路追,要下車時,那位司機跟她說:「我為了工作,沒辦法跟你們一起走,這樣好了,我出錢,你出時間」。「可見得關心的人還是有,漸漸就會有希望。」看起來還是個學生的蔡秀慧這樣勉勵大家。

「二十年前,即使有這樣的司機,同樣的心事,但他可能不敢把話說出來。今天,他不僅敢說出來,而且付諸行動,我們不要忘了,這是許多先輩們,用他們的言辭,用他們的行動來影響這個社會。今天我們的表現,我們的行動,也將影響這個社會,影響將來。」林義雄先生走過臺灣民主拓荒的血淚史,這段話宛如薪火相傳的那盞燈。

「走過柑園大橋時,一幕景象,讓我非常感動。」在回臺北的路上,蔣佩芬描述那段心路歷程:「一行八十幾人的身影,倒映在數十公尺下的大漢溪上,好像一隻隻螞蟻魚貫而行,那麼渺小,又那麼堅持。」

每天早上我們都宣布「核四公投,千里苦行」的「參加人員應遵守事項」,其中第五項是:「隊伍盡量保持肅穆莊嚴,除了特殊情況,或定點做宣示性的說明外,不使用擴音器。」連擴音器都不用,震吼的音樂聲、口號,或選舉時司空見慣的鞭炮,就更不用說。像「核四公投」這麼重大的議題,少了電子媒體的「特大傳播」,又不用「街頭運動」的激勵技巧,那是用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走?我想,那是苦行隊伍中的每一個人,用他們毫無裝飾的生命與意志,真實呈現。除了前行發傳單的志工,偶爾一、二句「關懷鄉土,千里苦行」,隊伍總是靜靜的走過,放棄熱鬧,選擇寂寞,留下的腳印才是人民覺醒力量的真正沃土吧!

由於這兩天當「值日生」,走在隊伍最前頭,感到許多人民與土地的印象,是:苦、支離破碎、無奈、無聊、壓抑與不安全的堆砌。林先生說,這樣的環境,我們經過幾個小時都感到難耐。但多少人,多少生命,卻必須在其中生活、居住。走在那裏,那裡就是廢棄物、垃圾、塵沙和灰土。剛走入樹林鎮上,街對面綠色圍牆漆著「舉手之勞做環保」幾個大字,街這頭,垃圾堆積一地,蒼蠅、流浪狗到處可見。環保團體定是不夠多,社會運動也有限的串聯,只有每個人民自己覺醒,自己想做,自己想料理自己的土地與環境,臺灣才可能更好,本土野生動植物的保育、國土規畫等等攸關無限生命永續生機的樞紐,才有可能免於淪陷,免於少數人的違法濫權,粗製濫造。

核四公投,千里苦行,是一個社會改革的非武力行動,跟朋友們一起走,我感覺到那種用社會運動的心境,實踐宗教家精神的喜悅。暫時告別隊伍,我期勉自己繼續將宗教師的心情,透過社會運動來實踐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苦行不苦

十月二十五日,千里苦行的最後一天,自九月二十一日從龍山寺出發以來,已經是第三十五天了。 凌晨一點半開始報到、編隊。到三點時,簽到的已有六百多人,二點十分整隊完成,出發後沿路上有許多司機朋友,熱心地代為開道,指揮交通,提供照明,只是這和苦行隊伍默默行進的原旨不合,雖然感激盛情...

 
 
 
衝破黑暗,奔向曙光

「核四公投」千里苦行,熬過漫長的三十五天,最後一日,六百五十多人的隊伍,浩浩蕩蕩,迤邐而行,以「衝破黑暗,奔向曙光」的深長意義,回到了原出發點——龍山寺。 月餘以來,苦行者的逐日誌事,已讓讀者體會到:這是很煎熬的(而且是持續而緩慢的)肉體磨難。也正因為如此,所以走完全程的苦...

 
 
 
貢寮鄉民的堅持令人感動

再一次來到核四預定地貢寮鄉,也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來此了。這三年來,貢寮鄉的鹽寮核四預定地的一切發展我是如此的熟稔。而今日隨同「核四公投、千里苦行」的隊伍通過這個苦行隊伍主訴求議題中心的核四工程預定地時,我竟是如此的百感交集,以至於不知這篇苦行日誌要如何下筆。...

 
 
 
最新文章
文章分類
文章時序
作者

© 2023 人民作主志工團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logoS.png

人民作主志工團

電子信箱:tobeamaster0704@gmail.com

⊕臺灣人民追求「當家作主」的重要基地⊕

bottom of page